运动性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猝死的简称,其定义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和是无或有症状的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或24 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1。运动性猝死主要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满足运动时机体的生理需要。但由此导致心脏电生理活动的紊乱,从而容易出现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李之俊[2从上海和华东地区1998年抽样调查收集的40例猝死病例分析, 运动猝死所涉及的人群较为广泛, 有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教师、干部、工人和大中学生, 年龄从12岁到78岁。该研究发现40例运动猝死病例中因心源性猝死35例,达87.5%。13例因冠心病心肌梗塞死亡,35岁以下4例,35岁以上9例。运动猝死绝大多数是心脏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3。年龄35~40岁的人发生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年龄小于35岁的年轻人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肥厚型心肌病和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常见原因:
1、先天性心脏疾患
1)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主要累及心血管、眼、骨骼、神经系统。典型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通常高瘦、管状骨长,关节活动幅度大。主动脉因结缔组织缺乏而薄弱,常表现为主动脉扩张,二尖瓣垂落,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形成,并有潜在主动脉断裂倾向。如1988年,美国著名女排选手、 曾是美国体育界一面“旗帜”的海曼猝死在赛场上;2001年1月4日,曾为中国男排国手的四川省运动员朱刚也因此而丧失生命[4。
2)冠状动脉起源异常,通常起源于对侧主动脉窦或不恰当位置主动脉窦,使冠状动脉走行有一个跨血管的过程,剧烈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受到挤压,极易发生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炎等[5。在死前很难诊断,但可引起猝死,一般多见于青少年。冠状动脉畸形在外科手术修补后,如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正常,允许参加运动。
2、获得性心脏瓣膜疾病
在此类疾病中,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反流对生命的威胁最大。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猝死,而中等程度患者很少猝死,但仍应警惕。主动脉反流可严重影响中央循环的动力,也是猝死发生的常见原因。任何程度主动脉反流的人都不应该参加剧烈的运动。
3、肥厚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约占所有心源性猝死的36%[6。这类患者在发病初期常无症状,其形态变化很难与运动引起的心脏肥大区别。但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手术也不应参加体育活动。
4.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特点是Q-T间期大于0.40~0.50秒。患者常可引起心脏活动骤停,运动过程中有猝死的危险,不应参加体育活动。
5.预激综合征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
6.药物乱用
刺激剂(包括神经刺激剂、中枢神经刺激剂、 交感神经胺剂),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靠抑制身体的自然报警系统,减轻剧烈运动引起的痛苦的感觉来增加耐力和力量争取更好的成绩。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服用大剂量刺激剂,引起焦虑、烦躁、神经紧张、易怒和失眠;增加心率、血压和能量代谢。可以导致有极度兴奋转为深度抑制、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引起心脏衰竭而导致死亡。
7.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
运动时由于机体的代谢加强,需氧量急剧增加,运动肌肉和心肌的供血、供氧量也急剧增加。当冠心病的严重到一定程度时,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心率过快、心脏舒张期过短时,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8.其他原因
如运动应激综合征(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过重)、中暑、脱水。
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时间因素;伤病因素;心理应激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运动强度
有研究[7通过对线粒体形态的观察发现一次性及反复的力竭性运动并不产生心肌缺氧,但会引起肌小管肿胀和间隙增加,电镜下显示肌小管全部崩溃,发现7d反复力竭性运动使心肌亚细胞膜损伤的范围明显增加。高强度运动后可以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等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升高。运动性心律失常一直是运动医学领域关注的问题,其发生与反复高强度运动对心脏的病理性损伤有关,经常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8。
猝死预防:
1、重视体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运动前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健康状况,定期体检非常重要,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同时要加强运动现场的医务监督。
2、运动时间、强度要适合自己身体——运动时要控制好靶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内进行运动时,既能收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同时也能保证锻炼的安全性。非运动员运动时的靶心率应控制在最高心率=(170-年龄)×85%最佳,而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靶心率则应在无氧阈值心率以下。运动中有任何不适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切莫忽视健身的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从健身角度而言,运动量不适宜过大。另外,自身状态不好或极度疲劳时不适合做激烈运动。
3、急救知识——在大型运动赛事或其他运动场合中,应配备专业心肺复苏设备和急救器材。此外,还应加强对非专业人员急救方法的培训。
4、日常医务监督——应对运动员的饮食起居、体重变化、运动强度与运动量等进行医疗监督,以确保运动员的安全。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水、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运动员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 徐昕, 高崇玄, 张丽申, etal. 我国运动碎死调查研究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02): 99-102.
[2] 李之俊, 冯曙明, 陈文堉. 上海和华东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03): 211-4+7.
[3] OCHS D,SCHWARZ E. [Sudden death in soldiers of the Swiss Army and in members of the"Youth and Sports" organization (age group 15-40 years)] [J].Schweizerische Rundschau fur Medizin Praxis = Revue suisse de medecine Praxis,1987, 76(5): 97-102.
[4] 司高峰, 王忠银, 农文文. 浅析运动猝死的原因及预防 [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 05): 285.
[5] LINK M S,MARK ESTES N A, 3R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 [J]. Progress in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08, 51(1): 44-57.
[6] 常晓燕, 姜洪. 运动猝死和运动性晕厥的原因及防治 [J]. 医学综述, 2011,11): 1668-71.
[7] THOMAS D P,MARSHALL K I. Effects of repeated exhaustive exercise on myocardial subcellularmembrane structur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988, 9(4):257-60.
[8] 张二箭, 张宾. 急性力竭性训练致心肌损伤8例 [J]. 临床军医杂志, 2007,05): 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