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中药、艾灸对运动疲劳的恢复真的有效吗?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199

帖子

338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22:2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ndysmile 于 2016-10-25 07:31 编辑

    运动性疲劳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其发生机理、消除和恢复手段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确切的临床疗效和完整的系统理论把中医药学开发和使用到体育运动中去,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光明的前景。人们在引进和采纳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应充分运用中药和艾灸治疗运动性疲劳和充分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能力。
   

1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机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先后提出多种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十大类:能源耗歇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免疫功能紊乱学说、中枢神经失调学说、内环境稳态失调学说、自由基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理论学说、离子代谢紊乱学说和堵塞学说。当前,中医中药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研究机理:
1.1 运动性疲劳致脾损湿热
1.2 运动性疲劳致肝功能失调
1.2 运动性疲劳致肾气虚弱
2 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研究
2.1 中药抗疲劳的调节机制
    近年来很多医学学者致力于将传统中药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的预防和消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中医的整体观认为疲劳是由血气、精髓虚竭,脾胃气弱肾气不足阴不足阳有余等原因引起阴虚生内热疲劳与形体、精气和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运动耗伤脾肾元气致心肺血气不足肝失疏泻。疲劳的整体功能状态改变有赖于五脏的共同调节,在体力性疲劳状态中肝居于核心地位;在精神性疲劳状态下,以心为重;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虚痨状态下,以脾肾为关键,也有赖于心肝和肺的协调。体力与脑力的产生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纽带,通过五脏功能的相互协调而实现。故而补充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五脏活动来防治运动性疲劳。
2.2中药方药筛选原则
    中药在我国资源丰富,在中医药治病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其应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并侧重于通过调补结合,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加速恢复机体运动性疲劳的目的,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具有独特的调节作用。运用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用、中药注射以及内外兼用四种。
    针对疲劳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际,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依据疲劳表现的体力性疲劳、精神性疲劳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不同分型特点,分别确立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补益脾肾为主的调补立法原则。
    在研究用于恢复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复方制剂时,其组方的选择应遵循中医的药物配伍理论,即十九畏十八反,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同时,运动员在服用中药复方制剂时,饮食上还需注意食物与药物的配伍禁忌,如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百合、苍术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鲫鱼反厚朴,忌麦冬,猪血忌地黄、何首乌等。中药复方制剂在用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中,必须根据运动员的性别、个体差异、身体状况,甚至是疲劳产生的环节、不同的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三个不同阶段等方面,灵活地选择中药组方,做到辩证施治,有针对性地治疗。
2.3 中药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研究
       近年来,将中药应用于运动恢复有了很大发展,动物和人体实验证实由霸王七、绞股蓝、阿胶等多位中药配伍的方剂以及花粉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能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人参、肉苁蓉、西洋参、丹参、仙茅、酸枣仁、五味子、鹿茸等能补气和提神,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以人参为主的中药胶囊具有消除中枢神经疲劳的作用。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认同运动性疲劳和中医的虚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主张通过调补来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研究更加深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选择方药,力争做到辨证施治,实现个性化治疗,全面提高抗运动性疲劳中药治疗的现代化水平。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基因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中药配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中药的焙制和煎制方法。另外,随着生物科技进步和专业领域发展,开发和研制多种剂型的复方制剂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不同运动员运动恢复的需要,是今后中医药运动性疲劳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3 艾灸抗疲劳的研究进展
    近十几年来,针灸在治疗和改善运动性疲劳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相关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表明,艾灸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效果显著。
3.1 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基础
       基于中医理论疲劳与五脏的关系,治疗取穴以健脾、补肝、益肾为基本原则。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穴为选择频次最高的穴位,其次是关元、神阙、肾俞、命门,偶见涌泉、三阴交、内关、郄门等。故足三里、关元当为首选强壮要穴,灸治所选经穴将艾绒燃烧时产生的温通效应通过经络作用于各脏腑,足三里、关元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艾灸的疗效
3.2 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多项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可以明显增加肌肉神经组织的能源供应,从而延缓疲劳产生;可以纠正运动性内环境失调;可以减少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协同运动训练增强肌力,延缓骨骼肌疲劳的产生[2]
    近年来,随着对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机制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我们发现艾灸对机体细胞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多从机体组织、系统等方面着手,随着研究手段的进一步革新,其作用机制研究也达到分子基因水平。目前实验与临床关于灸法防治运动性疲劳研究绝大多数只是简单的疗效观察,指标相对单一,机制研究亦不够深入系统。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多学科交叉,揭示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对不同穴位组合艾灸方法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艾灸抗疲劳的最佳疗效;开展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并通过现代仪器制定相应的检测指标,进行准确评估,为艾灸抗疲劳作用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相信随着对艾灸抗疲劳机制的更深层次的探索,艾灸有望成为防治运动疲劳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郑伟,杨洪波.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述评[J]. 体育学刊,2010,06:107-112.
[2]许慧倩,张宏如,顾一煌. 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14,02:169-173.
[3]汶希,徐志伟,潘华山,冯毅翀,赵自明. 针灸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影响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08:2614-2616.
[4]张蕴琨. 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体育科研,2013,03:33-40.
[5]赵亚新,闫欣,孙艳. 中药复方制剂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应用[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0,6:139-140.
[6]孙志权,陈会良,顾有方.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2):157-158.
[7]徐燕立,阮叶萍,林玉燕,. 健力颗粒对运动性疲劳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81-883.
[8]张建斌,王玲玲,胡玲,. 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J]. 中国针灸,2011,31(1):51-54
[9]张青元,胡淑萍. 艾灸机理研究现状与探析[J]. 上海针灸杂志,2008,27(5):47-5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打赏0人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GMT+8, 2024-12-23 20:50 , Processed in 0.2043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