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凌晨,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追我吧》节目过程中晕倒后抢救无效去世。从出事到现在微博议论纷纷——这么冷的天,这么高强度的运动,还说人家体质不好,看艺人身材就知道经常运动。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下与此相关的运动性猝死知识,将更有效的指导我们锻炼。 运动性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猝死的简称,其定义为进行体育锻炼的或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或24 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运动性猝死主要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满足运动时机体的生理需要。但由此导致心脏电生理活动的紊乱,从而容易出现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一、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1、运动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脏性猝死和脑性猝死。专门从事此项研究的国家体科所徐昕根据死亡后的解剖结果发现,导致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是心脏性猝死,包括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2、运动至力竭时可能存在供血不足,导致运动性猝死。运动中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使其灌注不良,一般认为若冠状动脉痉挛持续20min以上,也可引起心肌的缺血坏死。因运动引起的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都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3、运动负荷可能是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疾病隐患或者长期不从事锻炼的人,参与运动的量或强度掌握不当,更容易发生危险。 4、一些外部诱因也会引发猝死,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创伤性出血和瘢痕、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暴晒、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 5、一些遗传病可以导致运动性猝死。 (1)先天性心脏疾患 a、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主要累及心血管、眼、骨骼、神经系统。典型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通常高瘦、管状骨长,关节活动幅度大。主动脉因结缔组织缺乏而薄弱,常表现为主动脉扩张,二尖瓣垂落,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形成,并有潜在主动脉断裂倾向。如1988年,美国著名女排选手、 曾是美国体育界一面“旗帜”的海曼猝死在赛场上;2001年1月4日,曾为中国男排国手的四川省运动员朱刚也因此而丧失生命。 b、冠状动脉起源异常,通常起源于对侧主动脉窦或不恰当位置主动脉窦,使冠状动脉走行有一个跨血管的过程,剧烈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受到挤压,极易发生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炎等[5。在死前很难诊断,但可引起猝死,一般多见于青少年。冠状动脉畸形在外科手术修补后,如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正常,允许参加运动。 (2)获得性心脏瓣膜疾病 在此类疾病中,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反流对生命的威胁最大。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猝死,而中等程度患者很少猝死,但仍应警惕。主动脉反流可严重影响中央循环的动力,也是猝死发生的常见原因。任何程度主动脉反流的人都不应该参加剧烈的运动。 (3)肥厚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约占所有心源性猝死的36%。这类患者在发病初期常无症状,其形态变化很难与运动引起的心脏肥大区别。但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手术也不应参加体育活动。 (4)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特点是Q-T间期大于0.40~0.50秒。患者常可引起心脏活动骤停,运动过程中有猝死的危险,不应参加体育活动。 二、运动性猝死的急救 1、立即识别和呼叫急救系统 若发现患者突然倒地且意识丧失,在确定周围环境安全后,施救者应立即拍打患者的双肩并呼叫患者,以判断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患者无反应且无脉搏或呼吸几乎停止,施救者应在最短时间内拨打120。在拨打120之后,立即对该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2、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在胸骨中、下1/3处进行快速、有节奏的用力按压,通过增加胸内压、直接压迫心脏而产生血流。为达最佳效果,应把患者于仰卧位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硬地或硬板),施救者跪在患者右侧的胸部旁。施救者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部,然后两手重叠,手指离开胸部;双肩垂直于按压的双手,双臂伸直,借上身的重力来协助按压。对成人胸外按压速率为80-100次/分,且按压的深度应为4-5cm或者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胸部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3、人工呼吸 畅通气道对于没有头颈部创伤的患者,医务人员应使用仰头抬颏法保持气道通畅。畅通气道时须清除患者口中异物。人工呼吸经训练的施救者应使用口对口或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来供氧及通气。每次通气时间在1秒以上;胸部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30:2。 三、运动性猝死的预防 运动性猝死发生虽然很突然,但并非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不少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可大家往往以为这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而这恰恰增加了运动性猝死发生的概率。尽管运动性猝死是生命的危险杀手,但并非不可防范,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只要多加注意,积极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运动性猝死发生的。 1、重视体质自查 自己要了解家族中有无出现过运动性猝死或先天心脏病等情况;了解自身有无患过心脏性疾病。在体育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痛”“心跳异常”“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情况,可能是运动性猝死的先兆症状,必须马上停止训练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 2、运动前体格检查,识别可能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 运动猝死者大多有器质性病变存在,因此运动或比赛前进行体格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现场医务监督与急救工作 运动性猝死病程短,发病突然,有时防不胜防,一旦出现,在短时间内积极有效的救助手段可以挽留患者的生命。 4、了解运动性猝死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 喜爱运动的人群应在选择运动方式的时候,了解运动猝死的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科学的进行锻炼。 5、运动时间、强度要适合自己身体 运动时要控制好靶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内进行运动时,既能收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同时也能保证锻炼的安全性。非运动员运动时的靶心率应控制在最高心率=(170-年龄)×85%最佳,而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靶心率则应在无氧阈值心率以下。运动中有任何不适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切莫忽视健身的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从健身角度而言,运动量不适宜过大。另外,自身状态不好或极度疲劳时不适合做激烈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