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老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指病发作起来很突然,而康复却很慢,像从蚕茧里面抽丝,得病容易,治病难,所以治病要找对方法和对症下药才会像抽丝一样快捷准确,让疾病来的快去得快
不治已病治未病 《皇帝内经-素问》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知几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时已病防变。他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作用。“未病”是什么呢?依我们现代人的标准,所谓“未病”就是身体没病没痛或者还没出现什么病症。“未病”就是还没有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疾病,就是亚健康状态,这个时候只休息是不能恢复的,必须及时调理,否则大病将至。“治未病”的思想就是把亚健康状态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使之转为健康状态,总体来说就是重视养生,在身体没有疾病的时候要“十分养”,防患于未然 欲速则不达。防治慢性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况且是药三分毒,长时间吃药同样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因此,防止慢性病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着手。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伴随而来的慢性病患者也越来越多,防治慢性病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调查研究发现,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促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情、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平和情绪,满足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减缓慢性病的发生和进展。因此,慢性病患者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益于减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慢性病,不治则“不养” 慢性病的特点之一为“慢”发病时间较长,过程缓慢。因此,慢性病不像急性病,急性病要去急治,而慢性病可能是由于小病或者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慢慢发展而来,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的,这样,很多人在对待慢性病上有了“忍”的习惯。这里所说的“不养”是指,在患上慢性病后,如果没有去治疗,则不要去“养病”,因为“养病如养虎”。一个得了慢性肾炎的人,如果不去接受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为肾衰竭甚至尿毒症。慢性病应在“治‘的基础上注重”调养“,如果”不治“而把病”养肥“,则后患无穷 慢性病,三分治七分养
很多时候我们有”生病就去看医生“的思维定式,甚至认为疾病在碰到医生之后就会消失。也有人认为”有病只治病就行,保健无用“把健康全交给医生、药物就行了”。生病看医生固然没有错,但有些因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病,光靠医药对症治疗却很难治愈或取得理想疗效。如果在“三分治”的同时,认真进行“七分养”,会提高疗效,取得单纯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按照中医观念,人的一切疾病都源于体内阴阳失衡。用现代观点讲,可理解为体内各脏腑功能相互配合失调和体内外环境平衡失调所致。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岁年龄增长内脏功能不断衰竭等因素,都是引发体内阴阳平衡的原因。所以,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进补养生”的观念。慢性病在“治”的同时,”养“很重要,”治“与”养“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七分养,对症很关键 “养”即调养,是在“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症调养很关键,否则,可能一不小心养出“大患”。有些人听说红薯是抗癌的食品,有很好的抗癌效果,于是就买了很多红薯回家吃,但红薯是甜的,含糖量很高,吃多了会烧心,会产生很多的胃酸,胃由于受到酸液的刺激而加强收缩,这时胃与食管相连接的贲门肌肉放松,胃里的酸液随即倒流进食管,人就吐酸水了。糖分多了,身体一时吸收不完,剩余的在肠道里发酵,也会使肚子不舒服。如果血糖高的人,多吃红薯,血糖就会波动。所以,红薯吃得太多是易得胃病的,还会加重糖尿病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吃粥可以长寿,所以很多人天天吃粥。老年人消化能力有限,适合吃粥,健康人饭前吃点粥,能够保护胃黏膜。但有胃病的人,稀饭在胃里面停留时间太长,胃酸就会过度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已经很脆弱的胃黏膜出血。所以依靠吃粥去养胃反而可能养出“大患” 慢性病认识误区
1、慢性病无法预防 由于慢性病发病是一个相对慢的过程,而且开始症状并不明显,等到有明显症状,查出来已较重,如各种癌症。事实证明,只要预防有力,80%的心脏病、脑卒中、Ⅱ型糖尿病和40%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2、慢性病主要危害老年人 这很明显是不正确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各国的调查表明,几乎半数慢性病死亡过早地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慢性病死亡总数的1/4发生在60岁以下人群。另外,全球现在约有22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就是主要的慢性病症,这说明慢性病危害着所有人 3、慢性病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 慢性病固然可以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但即便人们生活方式健康,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于环境污染,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从而诱发肺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