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少年体能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方法

[复制链接]

280

主题

460

帖子

28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1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23:54: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耐力素质的内涵
1、耐力素质的概念
    耐力素质是人体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同时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2、耐力素质的意义
(1)通过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促进机体抗疲劳的能力增强,使有机体能保持持久的高水平运动。
(2)耐力训练能使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机能得到发展的同时,血氧供应充分,能促进及加速训练后机体恢复,使训练间歇缩短,增加重复次数,有利于完成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任务。
(3)经过合理的耐力训练,使大脑皮层中兴奋与抑制过程有节奏的交替能力也很快恢复与提高,促进其他素质的发展。
(4)耐力训练还可培养青少年坚毅、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及技术、战术的发挥很重要。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良好的耐力素质,无论在体力上、心理上以及技、战术的发挥上,都是很难适应当今剧烈比赛的需要。因此,目前对青少年耐力素质训练的认识应提高到一个新的地位。
3、耐力素质的分类
(1)根据活动持续时间分为短时间耐力、中等时间耐力、长时间耐力
     短时间耐力主要指持续时间为45秒~2分钟运动项目(如400米跑、800米跑)所要求的耐力,主要通过无氧代谢供能,氧债很高。
    中等时间耐力主要指持续时间为2~8分钟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其强度小于短时间耐力项目而大于长时间运动项目,通过有氧和无氧的混合代谢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长时间耐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8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整个运动过程主要通过无氧代谢供能,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高度动员。
(2)根据与专项的关系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一般耐力是指有机体各器官系统长时间协调工作的能力,运动持续时间长且不间断,运动强度相对不大,是专项耐力发展的基础。
     专项耐力主要与运动员有关,是指运动员有机体为了提高专项成绩,最大限度动员机能能力,长时间地承受专项负荷,满足专项运动需求的能力。
(3)根据器官系统机能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
    心血管耐力是循环系统保证机体长时间肌肉活动时营养和氧的供应以及运走代谢废物的能力,是影响耐力素质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根据运动时能量供应中氧参加的程度,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肌肉耐力是指运动员肌肉系统在一定的内部与外部负荷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或重复较多次数的能力。肌肉耐力和力量水平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发展肌肉的最大力量能有效地促进肌肉耐力水平的提高。根据运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群数量或身体活动部位,肌肉耐力可分为局部耐力和全身耐力。
(4)根据肌肉的工作方式分为静力性耐力和动力性耐力。
    静力性耐力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的静力性肌肉工作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动力性耐力则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的动力性肌肉工作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二、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分析
   耐力素质与人体其他身体素质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多因素的能力。因此,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耐力练习中,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是兴奋与抑制长时间的保持有节律的转换,这种转换是形成人体能够长时间工作的首要条件。其次,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对肌肉、内部器官和各神经中枢起到适应与协调作用,还能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水平。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耐力素质有制约作用。反过来,耐力素质的练习又能促进神经系统有关方面功能的提高。这一点在发展耐力素质过程中要引起充分重视。
2、忍耐力
    所谓忍耐力是指人体忍受有机体发生变化后的能力。忍耐力的大小和有机体发生变化的程度以及对其的忍受时间长短有关。耐力训练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逐步堆积也引起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如果机体忍耐力不能忍受这种变化,练习就将中止,耐力素质的发展也只能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耐力素质要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利用充分动员起来的忍耐力去克服耐力发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极点"。
3、最大吸氧量
    最大吸氧量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发挥出最大机能水平时,每分钟所能吸取的最大吸氧量。它是反映有氧耐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大吸氧量越大,有氧耐力水平也就越高。
4、红肌纤维(慢肌纤维)的数量
    研究表明,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肌肉中红肌纤维占的比重极大。因为肌肉中红肌纤维含血红蛋白多,线粒体多,氧化酸化供氧能力强,收缩速度虽慢但能持久,适宜有氧耐力训练,这给发展耐力素质提供了物质条件。
5、有机体的能量储备与供应能力
    有机体活动时的能量供应和能量交换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各种能量储备的大小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动员水平。能量储备越大,耐力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而耐力训练又能有效地提高各种酶系的活性,耐力水平高的人,其体内能量交换和合成的速度也快,从而保证了耐力训练中能量的不断供应。
6、速度的储备能力
    速度储备即以较少的能量消耗保持一定速度的能力。这也是影响耐力特别是影响专项耐力的因素之一。如一名100米跑的10.5秒的运动员,跑400米成绩达到50秒是很容易的,他的速度储备指数是50秒÷4-10.5秒=2秒;而一名100米跑12秒的运动员,如400米成绩要达到50秒是很困难的,因为他的速度储备指数只是50÷4-12秒=0.5秒。这就是说,如果运动员能以极快的速度跑完一个短距离,也能更容易地以较低的速度跑完较长的距离。因为速度储备较高的运动员能以较少的能量消耗保持一定的速度,达到轻松持久的效果,这是中距离项目运动员所要求的专项耐力。
三、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
1、持续训练法
   持续练习法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不少于30分钟),以较为恒定的强度持续地进行练习的方法。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又没有明显的间歇,所以总的练习负荷量较大,但是练习时的强度较小,而且比较恒定,负荷心率一般控制在140~160次/分钟的范围内为宜。例如法特莱克训练法。
2、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既定间歇要求,在机体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重复练习法能使能量物质的代谢活动得到加强,并产生超量补偿与积累,既有利于发展有氧耐力,又有利于发展无氧耐力。例如长时间的重复练习,强度稍大于持续练习法,有利于有氧耐力的提高,而强度在90%以上的练习,则有利于无氧耐力的发展。
3、间歇训练法
    间歇练习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负荷和积极性间歇方式,在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从事下一次(或一组)练习的方法。练习时一般心率在170~180次/分钟,间歇后心率一般在120~140次/分钟以上,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
4、变换训练法
    变换练习法是在变化各种因素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由于耐力练习比较枯燥,采用变换练习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变换练习法的核心是变换运动负荷。通过不断增加负荷或不断减少负荷或负荷时增时减使耐力练习变得较为生动,有利于发展一般耐力。但在运用时要注意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负荷的变换一开始不能太突然,以免机体一下子不能适应,造成受伤。
5、游戏比赛法
    游戏比赛法是指运用游戏与比赛的方式进行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快地提高运动员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练习中充分发挥主动精神,使机体能够承受较大强度的负荷,有利于提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但采用游戏比赛法时,应控制训练的热情,掌握好运动负荷,以免因过于兴奋和体力消耗过大而造成有机体损伤或机体工作能力下降。
6、高原训练法
    高原训练主要针对专业运动员,利用高原空气稀薄的特殊环境进行训练。这有利于改善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机能,提高最大吸氧能力,增加循环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可以提高运动员对氧债的承受能力,进而提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水平。
四、耐力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1、耐力素质训练应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与其他素质一样,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青少年正处于一般耐力(12-14岁)和专项耐力(14-16岁)发展的敏感期,练习时的负荷通常以130、150、170次/分钟的心率指标作为小、中、大的适宜负荷强度标准。此外,耐力练习方法与手段的采用,也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
2、耐力素质训练应注意个体差异性
   要最大限度地发展耐力水平,就必须在练习中体现大负荷练习的原则。然而,由于青少年之间在训练程度、机能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此,练习的强度、练习的持续时间、间歇的时间与方式以及重复练习的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具有差异性。
3、应注意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相结合
   耐力训练对氧气的需求量大,而呼吸的作用在于摄取发展耐力的必要氧气。机体摄取氧气又是通过呼吸频率和加深呼吸深度来实现的。耐力训练就要求采用鼻子与嘴相结合的呼吸方式,加强呼吸的深度,特别是呼气的深度。只有呼气深,才能吸进更多的氧气。对专项运动员来说都应注意练习他们呼吸的节奏与动作节奏的协调一致,呼吸节奏紊乱,就会使动作节奏遭到破坏,也会使能量物质的消耗增加,不利于耐力水平的提高。
4、注意有氧耐力练习与无氧耐力练习相结合
   无氧耐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有氧耐力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有氧耐力练习能使心脏体积增大,每搏输出量提高,从而为无氧耐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发展有氧耐力过程中,穿插一些无氧耐力练习,能改善运动员的呼吸能力和循环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机体输送氧气的能力。由此可见,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所以,在耐力练习中要注意两者的结合。
5、应采取恢复措施,消除疲劳,促进机体恢复
    耐力练习时间长,消耗的能量大,所以训练后积极补充能源物质很重要,它使练习者机体更快地恢复及获得超量能源的储备。另外还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和手段,使疲劳的肌肉及神经系统得以放松和极早消除疲劳,为下次练习创造条件,这对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极为重要。
6、在耐力练习中要注意加强医务监督
    由于耐力练习时间较长,运动负荷较大,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也比较深刻。如果青少年在健康水平不佳或者机能能力有障碍的情况下,进行大负荷的耐力练习,就容易对人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在耐力练习时加强医务监督就非常必要。

注:本文由编者精心整理,转载需注明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打赏0人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85

帖子

5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0 10:42:45 | 只看该作者
重复训练和间歇训练的区别搞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GMT+8, 2024-11-23 09:33 , Processed in 0.20625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