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5月19日发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5月19日在北京发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梁晓峰副主任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丁钢强所长 中国营养学会 杨月欣理事长 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 翟凤英副主任委员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张兵副所长主持发布会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公共营养与政策标准室主任王惠君研究员介绍《指南》修订过程及内容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也存在零食消费过多,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零食消费率从90年代的11.2%上升至近期的56.7%,零食提供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10%左右。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过多或不合理零食消费行为可能增加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引导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和健康观,减少或纠正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将有利于儿童青少年从小建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终身受益。 新版《指南》根据年龄段分为三册,分别适用于2-5岁学龄前儿童、6-12岁学龄儿童及13-17岁青少年。 2-5岁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应该少量,且要选择健康零食。因此,针对2-5岁学龄前儿童的核心推荐包括: ❶ 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 ❷ 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❸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❺ 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❻ 安静进食零食,谨防呛堵; ❼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6-12岁学龄儿童饮食为过渡模式6-12岁学龄儿童饮食模式逐渐从学龄前期的三顿正餐、两次加餐向相对固定的一日三餐过渡,正餐食物摄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饮食间隔时间较长,容易产生饥饿感,且由于学龄前饮食习惯的延续,容易产生零食消费需求。因此,针对6-12岁学龄儿童的核心推荐包括: ❶ 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❷ 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❸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❺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❻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13-17岁青少年青春期发育阶段 13-17岁青少年正经历着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对食物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容易产生冲动性食物消费,甚至对某些零食产生依赖。因此,针对13-17岁青少年的核心推荐包括: ❶ 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❷ 学习营养知识,合理选择零食,优选水果、奶类 和 坚果; ❸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及烟熏油炸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饮酒; ❺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❻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为了直观体现各种零食是否推荐食用,新版《指南》保留了原有的扇形图,并将扇形图上的零食举例进行了更新,选择了一些更易识别的零食图片。 近期出版发行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将于近期出版发行。 (来源:营养与健康所) |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
GMT+8, 2024-11-22 17:26 , Processed in 0.1479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