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仅如此,有些人还出现了乏力倦怠、心烦头晕等一系列症状。对此,武警总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施英瑛解释,这是由“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一方面,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倦怠乏力的症状。另一方面,进食后,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会扩张,以保证血液供应,但由于天气闷热,为了散去更多热量,皮肤的血管会扩张,这样一来,流经皮肤的血液增多了,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就相对缺乏了,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 “除了自然环境的原因,现在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紧张、饮食不规律,饱受肠胃病的困扰。肠胃是需要养护的,除了要有规律的饮食,还需要有适当的运动,这有助于肠胃的调理。”施英瑛说。 运动无需任何花费,只是需要时间和恒心,这种疗法简单又见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公共检测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梁辰表示,运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它能够加强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与频率,促使隔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活动,从而对胃肠道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道粘膜的防御机制,尤其对于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有积极作用。 运动作为有效的辅助疗法,肠胃病患者或者普通大众可以参加的运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改善肠胃功能。另外,也可以选择在风景优美的环境步行距离在2公里左右,这样有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全身及胃肠功能,对消除腹胀、嗳气、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梁辰提醒,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宜小。可以采用速度缓慢、全身放松的步行,时间每次20至30分钟,运动脉搏控制在110次/分钟左右。 随着机体的适应,可适当加大运动量,运动时脉搏可以达到130至140次/分钟左右。每天最好坚持运动20至40分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增加,肠道受损的风险会随之上升。急性肠胃炎、胃出血、腹部疼痛者不宜参加运动,待病情恢复或好转后再进行适当运功。 上班一族由于长期久坐,会引起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梁辰介绍了简单的运动疗法协助调理肠胃: 按胃反射区。手心偏下,第一掌指骨附近是胃反射区。常常按胃、胰反射区,能够调节肠胃功能治胃病。如果出现急性胃炎,或是胃感到不适,可以按一下胃反射区,效果非常好。同时,还可配合掐按每个手指缝,有助消炎。 呼吸锻炼。注意练习腹式呼吸,腹部随着一呼一吸的动作,逐渐形成明显的弛缓运动。练习过程中,以自然舒适为度,常用坐、卧式,思想集中,意守丹田,排除杂念。每天练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逐步延长时间。这一个运动疗法对于慢性胃病以及心理性的胃部不适有一定的疗效。 摩腹。卧位或坐位,两手掌相叠,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在中、下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约5分钟,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用力宜先轻后重,然后扩大范围按摩全腹部约2分钟。 擦腰骶。坐位,腰部前屈。两手五指并拢,掌面紧贴腰眼,用力擦向骶部,如此连续反复进行约1分钟,以皮肤微热为宜。 动物式瑜伽。如蝗虫式,正趴在瑜伽垫上,面朝下、手心朝下,缓慢吐气,将胸部、腹部、臀大肌与大腿往上提,保持姿势做3至5次深呼吸后放松,连续3次;猫式,手脚均支撑在地,慢慢吸气将腹部拱起,抬高下巴,眼睛向上看。然后小臂贴地,将下巴垂放在垫子上,慢慢将双臂向前伸直,保持姿势做3至5次深呼吸即可。 三招助你好胃口 健身小贴士 古人有言:十人九胃疾。再忙碌,这个与美味关系最亲密的身体器官,也要精心呵护。对此,武警总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施英瑛建议: 注意生活细节 胃病的产生,除了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之外,还跟许多生活细节有关。“胃炎、胃溃疡的发生,捣乱的是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是可以感染的,所以在生活里,我们需要关照这些容易被传染的细节。”施英瑛说。外出就餐时,注意分餐制,不要跟别人混用筷子、碗盘等器皿,更不要用错别人的牙刷。 戒暴饮暴食、戒夜宵 “暴饮暴食,是伤胃的一把利剑。”施英瑛说,别以为大吃一顿就能发泄情绪,满足自己。暴饮暴食之后带来只有痛苦。她建议,一餐七分饱。同时,细嚼慢咽也是养胃的重点,好好运用牙齿,把食物碾碎,这样食物到胃里也就会容易消化。 调整生活作息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是养胃的关键和基础。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胃就会运转正常。每天让它按时接受定量的食物,它工作起来也会规律。她建议,早餐热吃。可以保护你的胃的温热状态,让肌肉放松、让血液流动顺畅。适当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使食物在胃里停留较久,水果和蔬菜可以中和胃里的酸根,使胃里达到酸碱平衡。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行为和习惯会不知不觉地伤害着我们的胃,从而影响我们胃口。而想要让胃口好,只要做到以上这三点,就能让你拥有一个好胃口。 来源中国体育报 运动健康网是中国第一个运动健康科普平台,旨在传播科学运动的理念,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专家顾问及战略合作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 1.网站投稿: www.sporthealth.cn 2.邮箱投稿:sporthealth@sohu.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运动健康网 |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
GMT+8, 2024-11-22 16:48 , Processed in 0.1978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