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微信里,“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被很多人转发。拉筋,是近来流行于白领中的一种养生新法,一些明星也乐此不疲。拉筋虽说简单易操作,可也是有讲究的,否则身未好体先伤了。来看看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郭艾给出的提示和建议。 筋缩是健康警示信号 拉筋,是因为人们会出现筋缩。在医学古籍中,古人将筋症分为筋断、筋走、筋弛、筋强、筋挛、筋萎、筋胀、筋翻及筋缩等,筋缩就是筋的缩短,因而令活动受限。 从出生时候,可以随随便便啃啃自己的脚趾头,到最后弯腰拉住脚都显得困难,就是一种老化,这其中筋的老化是很大的原因。人老了,眼花、耳聋、腰驼、背弓、腿僵、浑身没劲,还会出现筋缩。 俗话说:“老筋太短,寿命难长!”从前筋缩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十几年间电脑普及,中青年人甚至学生这些长期伏案工作和学习的人群都出现筋缩现象。 你有没有筋缩?自查一下以下症状:
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还是现代的体操、健身操,甚至如今流行的瑜伽,都有很多拉筋健身的步骤。国学大师南怀瑾在有关太极拳与道功的论述中,提到筋长与寿命的关系。因为,“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每天花上几分钟“拉筋”锻炼,有助于让血脉畅通。 许多伏案工作者容易出现颈痛、腰背痛的症状。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工作之余进行“小燕飞”锻炼即适当的腰背肌拉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患者的腰背痛症状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甚至可以消失。 拉筋看似简单有讲究 步伐轻盈,总会给人年轻的感觉,哪怕你已经六七十岁;关节僵硬,总会给人未老先衰的感觉,哪怕你才二三十岁。现在很多人是三十岁的年纪,六十岁的身体。一动不动的工作姿势又让自己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韧带也随着老化。 很多人第一次做的时候自信满满,觉得这两个姿势很简单,找个家里对着电视的门框,一边做一边看电视,应该很惬意。没想到,几分钟后就会感觉后面这条腿酸疼。有人急于求成,可能会造成腿窝受伤。不适当的拉筋有时会出现肌腱拉伤。尤其缺乏运动者和老年人肌腱弹性差,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跟腱和腓肠肌是较容易受伤的部位,严重时会出现肌腱部分撕裂,造成肢体肿胀、皮肤淤斑。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是拉韧带的好时间,进行柔韧性拉伸之前先要热身(慢跑)使体温升高,有助于提高拉伸幅度。 拉筋,也讲究原则:
急于求成易拉伤 拉筋主要是放松筋经,辅助身体达到舒经活血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不可能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治百病。 运动有益健康,但应该遵循人体的自然规律,而非挑战自然规律。有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症以及长期体弱者、大病初愈者等,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做此类锻炼,以免适得其反,中老年朋友尤其要当心。 近来,一些中老年朋友热衷于拉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会像以前那样强壮,“病找人”的状况时有发生。除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中老年人中70%还有颈肩痛、腰痛、手不能伸屈等筋缩症状。一些中老年朋友急于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甚至希望去除病根。因此,有的人天天忍着疼痛在家练“一字马”,有的则跑到公园和树较劲练拉筋,一些动作甚至超出了关节的生理承受范围。人老筋就弹性差,身体素质大不如前,狂拉筋易受伤,康复时间也比年轻人长。 拉筋的有些动作和瑜伽类似。美国“关节镜与运动医学研究所”医学主任杰弗里·哈尔布雷希特曾经警告,无论是瑜伽的菜鸟还是老手,都可能会受伤。练习不当,可造成颈动脉撕裂、脊柱椎间盘突出、肩部损伤、神经节囊肿、脊柱压缩等。尤其缺乏运动者和老年人因为肌腱弹性差,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跟腱和腓肠肌是较容易受伤的部位,严重时会出现肌腱部分撕裂,造成肢体肿胀、皮肤淤斑。 立位拉筋法
此法可拉肩胛、肩周围、背部及其相关的筋腱、韧带。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疗肩颈痛、肩周炎、背痛等症。拉筋过程中,感觉到筋被拉紧疼痛时便要停止,以免拉伤筋肌。注意事项:凡有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症、长期体弱者,一定要遵医嘱。建议大家平时也不妨做做简单的拉筋动作,比如把腿跷到高处,抻抻腿筋;在单杠上借助双臂的力量悬吊一会儿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不过要注意循序渐进,切莫操之过急。 卧位拉筋法
这种拉筋方法除了可以拉松腰至大腿膝后的筋腱外,也有助于拉松髋部的关节,所以卧位拉筋法又称卧位松髋法。当然,此法也可以拉松大腿内侧韧带及大腿背侧韧带,是一种最高效的拉筋法。 |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
GMT+8, 2025-2-5 15:34 , Processed in 0.1595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